2)第十二章 去镇上_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五岁的孩子!

  虽然桓儿最终没有吐出实情,但是桑叶已经把这事记在了心里,在找来小山询问无果后,就叮嘱小山把桓儿看牢些,不要让村子里的熊孩子把桓儿欺负了。

  顶着烈日忙碌了近一个月,桑家地里的活计总算告一段落,迎来了交税粮的日子。

  大庆的赋税不算重,近些年来一直按照十五税一的原则来交。不过桑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以轮种小麦和水稻,待秋季水稻收获时,还要再交一次。

  即便如此,一年忙到头的大部分村民日子也不好过,交完税后剩下的粮食得卖掉,再买便宜的粗粮回来,一家老小才能勉强混个温饱。

  之所以如此,皆因生产力低下,所有的农务全凭一双手,开垦出来的土地少了,收获的粮食自然就少了;再则地里出产低,小麦亩产达到两石就算的上高产,通常就只有一石半。

  水稻要好一点,亩产一般能达到两石,再好一点勉强能有两石半。李家村每户的田地,大多在七八亩,一年的出产还不到三十石,除去所缴的赋税,折合成斤也就三千来斤罢了。

  三千斤粮食看起来不少,可是去完壳就没有多少了。一大家子除了吃饭,总还要穿衣吧,若是生病了还得看大夫抓药吧,还有人情往来嫁女娶媳……全都从这几千斤粮食里来。

  而一旦风雨不顺,遇到旱情或水灾,谁也逃不开饿肚子的命运。

  桑家还算好的,劳动力充足,家里的田地也有十来亩,一年下来除去嚼用,还能剩一点,只是家里供了一个读书人,这剩下的一点也就没有多少了。

  “叶子,咱们家今年的收成不错,交完税粮还能剩不少,咱们下午就去镇上就去镇上卖剩下的粮食,你和桓儿也去逛逛,顺便给你和桓儿扯两身布做衣裳。”

  趁家里的男人都去稻场上交税粮,两个儿媳妇也带着孩子们看热闹去了,木氏拉着女儿来到房间,塞了一个钱袋给她:“你带着桓儿逛,看中什么就买,别心疼钱,娘这里有呢!”

  桑叶摸着钱袋里的碎银和铜板,心里暖暖的却坚决不肯要:“娘,别说女儿跟你外孙还有衣裳穿,就算真要买也用不着您的银子,我自己有。”

  虽然不知道自家家底具体多少,但是光看平日里的吃用,还要供养一个读书人,就知道不怎么好了。要不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又勤劳,这日子指不定怎么糟糕。

  木氏闻言,板着脸说道:“你有是你的,娘给你们娘俩买是娘的心意,再说了,你们回来两三个月,娘啥都没给你们置办,你要还当我是你娘,就把这银子收下。”

  桑叶听了十分为难,倒是不好硬塞过去,只好把钱袋收起来:“女儿接着就是,只是娘以后可别这样。”

  大嫂和二嫂都不是斤斤计较之人,可眼下没有分家,被嫂嫂们知道了总是不好。要是为这个弄的家里不睦,就得不偿失了。

  掂着手里的钱袋子,桑叶琢磨着家里头缺些什么,下午去镇上就用这些银钱买回来,如此一来也不用觉得对不起嫂嫂们了。

  顺便也看看镇上有没有小生意可以做做,总不能坐吃山空后、靠家里养……

  ------题外话------

  文文主要讲的是农家家长里短的生活,当然也少不了起起伏伏……这一章是个小过渡,接下来就走剧情了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