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9章 盐场_崇祯的网购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大型盐场。这两日你去一趟,帮朕选址!”

  “是,陛下。”

  宋应星已经习惯了,大事儿小事儿都能用的上他。没法子,谁叫他啥都会呢。

  宋应星走后,他又扒拉这着地图看了半天,天津盐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台湾,朝鲜。只要运力能达到,搞死那些盐商指日可待。

  天津,先从天津开始。

  “王伴伴,传徐应元。”

  徐应元最近很清闲,无论是环球商贸和环球银行都已经步入了正规,他只需要在一些大的决策上做决定就行。

  能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他就汇报给朱由检。

  进宫的路上,他还疑惑。

  万岁已经很久没召见自己了,眼下年关刚过,难不成陛下又有新动作?

  想到这,徐应元很是激动,给陛下干活好啊。面子里子都不缺。

  “奴婢徐应元叩见万岁!”一照面,徐应元就跪在地上高声唱喝道。

  “起来吧。最近是不是很清闲?”

  “这”徐应元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我就是很闲也不能说很闲吧。

  “好了,朕都知道。接下来你得忙起来了。朕准备在天津建一个盐场,专门生产海盐,伱负责此事吧。”

  “谢万岁!”徐应元一阵狂喜。这又是个大肥差啊!

  “先别急着谢恩,此事你需要隐在幕后,切莫走漏风声,把官家背景给暴露出来。”

  “是,万岁!”

  “去吧,朕会给宋应星下令,让他派人陪你去选址。”

  正月十八

  宋应星亲自和徐应元一起出了京城,前往天津为盐场选址。

  在建立盐场这方面,天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后世的塘沽盐场就建在这里。

  后世的塘沽盐场规模很大,有二百多万亩盐田,年产海盐三百万吨以上。

  三百万吨,就是几十亿斤。整个大明的百姓加在一起也吃不完。

  不过眼下他不可能建出这么大规模的盐场,能有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的产量就不错了。

  正月二十

  徐应元回来了,在宋应星的指点下,把地址选在了塘沽、汉沽、大沽、南堡、大清河等地。征得朱由检的同意后,徐应元开始招募工匠,修建盐池。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用水泥建盐池,既方便又快捷。加上水泥速干的特性,建好的盐池两三天便能投入使用。

  二月初八

  第一批出产的食盐坐着火车进了京城。

  既然盐产出来了,那就得卖。如何定价成了一个大问题。

  明代的盐价,大抵亦可以明末松江府与陕西为例加以说明。崇祯初年,松江府的盐价为每100斤,值银0.15—0.16两之间。此时的一两大约能兑换1500文左右。那么每斤盐的价格大概在十文钱左右。但松江属于产盐区,价格相对来说还算较低。

  若是到了陕西,则盐价就相对比较高了,每斤盐要十几文了。

  若是按照宋应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