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3章 真正提高篮球水平的道路_NBA:只想打酱油,你让我夺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但在中国,他的坚持不懈得到了球迷的认可与尊重,每次出场,还是能听到熟悉的“MVP”喊声。

  罗斯泪洒中国行。

  甚至那个桀骜不驯的“独狼”斯蒂芬-马布里,来到CBA后,虽然打球依然很脏,但思想上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了谁都没想到的“马政委”。

  更有趣的是,马布里邀请他的好朋友阿伦-艾弗森来BJ玩的时候,艾弗森看到马布里的雕像,整个人石化了!

  他在76人队单核扛着球队进了总决赛,却被主教练拉里-布朗造谣中伤甩锅,费城人也没站出来支持他。

  而他的好朋友马布里在距离美国本土万里之外居然有一尊自己的雕像!

  人比人,气死人!

  陆远志这次邀请阿德尔曼和迪瓦茨过来,不仅仅是普通的商业活动,他还建议这两位去参加某部门举办的篮球论坛。

  21世界初,我们有了姚明,有了三大长城,有了天赋满满的易建联,我们都以为那是开始,没想到却是再也到达不到的巅峰。

  陆远志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根本不可能在这一滩浑水里搞出什么名堂,没见到退役后的姚明变身姚主席后,还是无法改变篮球的一些顽疾,最后连奥运会预选赛都没得打了!

  你说是姚明的锅吗?

  他上任才多久,一个篮球运动员要培养多久?

  你总不能在一堆shi里面让他给你挑出金子吧!

  而且这些话,陆远志直接说,不如让迪瓦茨和阿德尔曼来说效果好。

  迪瓦茨是两界世锦赛冠军得主,又在NBA拿到了总冠军,南斯拉夫以前用的也是举国体制,后来变成俱乐部制,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一套。

  而阿德尔曼在NCAA执教过,现在又是NBA总冠军,最熟悉美国篮球的培养体制。

  在球迷和相关领导看来,没有人比这两位更有发言权了。

  果然,谈话一开始,主持人就问到了培养体制的问题,迪瓦茨想了一下回答,“我是举国体制培养出来的,我们现在也在走俱乐部制,但我觉得,这不是问题的核心。”

  “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一个球员,从五六岁开始接受专业的篮球,他要经历8-10年才能慢慢走到职业篮球这个层级。”

  “不管是哪种体制,你要保证这8-10年的训练质量,这才是核心问题。”

  “没有成系统的训练,就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没有优秀的球员。”

  “同时,篮球技术在迅猛发展,我们的训练也要与时俱进。”

  “在南斯拉夫,我我们最注重的训练,是终结能力的训练,这也是我给麦克斯-陆的建议。”

  “当时在迈阿密,我给麦克斯的建议,就是找一个私人教练,提高他的终结能力。”

  “篮球运动,终归是比谁得分最多的竞技体育,终归是比谁能把更多的球放进篮筐。所以,在南斯拉夫,我们最注重的是终结能力的训练。”

  “孩子们在南斯拉夫,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各种办法把球放进篮筐,包括了各种投篮、上篮的技术动作,运球传接球、空位跑动与上篮动作的衔接,左右手各种角度的攻筐技巧。”

  “在不同对抗强度下,都要进行反复的大量的练习!”

  迪瓦茨这第一个回答,直接把支持人整不会了。

  本来想着是空对空的聊天,没料到迪瓦茨一上来就放大招,讲的都是实打实的内容。

  当然,这就是陆远志计划的一部分,让一位拥有超多荣誉的NBA球星,脚踏实地的告诉你们,整那些虚的都没用。

  篮球,就是要靠训练才能培养人才。

  整天指望天降奇才?

  想P吃呢!

  与其有时间做这样的美梦,不如好好回去,从青少年开始,踏踏实实的培养年轻球员,这才是真正能提高篮球水平的道路!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