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八章 皮尺再动(第一更)_四合院之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说,这款飞机就是DC7的原版设计师来想要改的这么好也是很难。”

  “这位设计师的这种说法应该是欺骗西方,让西方看不到我们真实的飞机设计制造能力。”一帮子专家仔细看了咱们新的大飞机的具体数据也是惊为天人。

  要知道,改一架飞机有多难,只有飞机从业者才知道,这比设计一款飞机更难。

  因为设计一款飞机并没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而在原来设计的基础上改就面临着很多条条框框。

  一个不好就能导致项目失败,咱们改的运输机有些就失败了。

  但是这次的大飞机,改的那叫一个好。

  “你的意思是设计这一款飞机的团队比麦道公司的设计团队都厉害?”部门领导其实并没有看出来新的大飞机有什么不一样,感觉与DC7差不多,而且刘海汇报的时候也说了。

  部门领导在说刘海的时候,用的是团队这个词,就是下意识的要保护刘海。

  当然领导觉得自己拿个大喇叭宣称这一款飞机是某一个人设计并且制造的,估计都没有人相信。

  “可以这么说。”专家们点点头,要不是有保密条例,这些专家肯定就要请部门领导带自己见见设计飞机的人。

  “那我按照你们的意见,咱们这样的设计能力,能不能设计更大的飞机?”部门领导想到的更多。

  “领导,单纯设计没用,再大的飞机就要采用喷气式发动机,没有大型的模锻机,制造出来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果咱们4.5万吨的大型模锻机成功了,那么咱们就有可能制造出大飞机。”

  “而且喷气式发动机的制造难度是活塞发动机的无数倍,具体的就要看研发团队的实力。”专家们还是明白道理的,直接说了这些话。

  “其实就我国现在的工业水平,这一款大飞机最合适,要是真的上喷气式发动机,地勤人员都不够。”专家又说了。

  这个时候大部分专家还是很务实的,就是有一部分二把刀在里面添油加醋喊口号,项目失败了还说别人没做好。

  部门领导一听这话就头疼:“前两年还是飞行员等飞机,现在倒好,飞机有了没有飞行员,更别说庞大的地勤队伍!”

  “三年前,咱们的飞机总的不足800架,包括所有的战斗机,运输机大大小小一起,到今年年底估计要突破2000架了!”

  “这还没算那种单人小飞机或者是双人小飞机。”

  “但是又面临着运5这类的飞机退役,更新迭代比较厉害,明年年底,全国几个飞机制造厂一年就可以生产800多架飞机,并且都是双发四发运输机以及客机。”

  “按照一个机组成员两人,然后还要换班,每年的飞行员缺口多达3000人,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准备把一些不合适的飞机全部淘汰,换装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