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6章 我还是有点积蓄的_重生09:合成系男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6章我还是有点积蓄的

  周瑞拒绝了娄阳的“夜宵”提议,回到酒店后,让这位娄处也赶紧回家陪老婆吧。

  进入房间,连接网络,周瑞搜索了一下洪安然所说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

  果然在公示网站上找到了。

  是一篇非常长的文件,由发改、财政、国防科三部联合发布。

  就像洪安然说的,这是一篇草案提议,旨在初步放出后,收获各部门意见,观察社会反馈,不是最终稿。

  通篇在说一件事。

  尝试构建商业航天、民营航天。

  这就需要航天局等国家队成员,主动下放一些技术,成为“引子”。

  没想到.根子在这里么?

  两人来到了对方在航天局九层的办公室。

  根据自身的兴趣,自身的需求,自身的特点,去百花齐放。

  材料需求,通讯需求,燃料规划,一项项议题顺利开展。

  这可是个大事,李长平慎重的说道:

  “目前那份文件,还只是个草案,没有正式下发.”

  工程问题作为他的起家老本行,可以很自信的说,很久没见到什么人可以相提并论了。

  没有“失败”的自由,就会使得每一次成功,都如履薄冰。

  今天周瑞有了精神,不再像昨日下半场那样眉头紧锁,对各种问题的讨论,提供了许多一针见血的建议。

  而每天,这处土地上都有各种新技术、新人才、新机会冒出来。

  “文件”是以什么为出发点,周瑞暂时不知,但显然,组织上,包括航天局自身,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单纯由“国家队”来一力支撑中国航天技术,担子太重。

  财力担子重,技术担子重,名誉担子也重。

  “您对哪个领域感兴趣?卫星?发射?地面服务?还是智能设备的配套。”

  目光有些出神。

  只要技术有优势,商业发射订单就足够回本,所积攒下来的技术,也具有诸多价值。

  打开口子,让更多的力量涌入航天事业。

  不过航天领域。终究是比较孤高的,很少有什么民营企业、社会资本,会在这方面会有所涉及。

  “李司长客气了,本身我就对航天比较感兴趣。”

  没有担子,敢想敢干的航天公司。

  可能某个卡壳了许久的技术问题,答案就藏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就像今天的研讨会,开明智能代表的角色。

  偶尔周瑞能感受到斜对面洪安然的关注,这个女人会咬着笔头,直勾勾的看着他。

  这份文件简直是写在他心巴上

  一枚火箭1000万?

  那我岂不是每天可以放烟花?!

  ————————

  事实证明,人的“眼界收缩”才是一种常态,不去主动接触新东西,会不知不觉中变得“局限”,如逆水行舟。

  李长平一边泡茶,一边说道:“周总,再次感谢您来提供支持,这次研讨会,硕果斐然啊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