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场科举(保护伞竟是我自己)_[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郎过去,而是亲自过来,正是因为听到吏部里风言风语,说是王侍郎不理司勋属正事,最近一直在忙着收拾院落。

  他今日正好有事寻他们二人,就自行过来了。

  来一看,好嘛,这两位下属过的真是神仙日子啊。

  姜沃起身相迎。

  正好对上王老尚书你们真是掉了的痛心疾首目光。

  她只是垂首恭和道“如此暑热,王尚书怎么亲至”然后又请王尚书入屋。

  王尚书见了她,神色与语气皆变得缓和,安慰道“袁仙师本乃世外人,高寿离于尘寰,姜侍郎务要节哀。”

  姜沃谢过老尚书关怀。

  然后王老尚书转向王神玉,立刻就虎了脸“瞧瞧你做的孽好好的官舍,被你搞成这般”

  王神玉被长辈兼上峰责备,脸上神色都不能说是不痛不痒,只能说是完全气定神闲。

  王尚书显然也知道自家大侄子是什么德行,表过不满责备态度后,也就进屋换了正事来说。

  王老尚书坐了上首。

  王神玉和姜沃分坐下方左右。

  老尚书直接问王神玉道“陛下所提的户籍与粮米事,你的策论写的如何了”

  王神玉干脆点头“写完了。”老尚书就要来看。

  他实在担心王神玉自由发挥起来,写些不该写的。

  从前可以眼不见心不烦,现在王神玉就在吏部,他肯定还是要盯一盯的。

  王老尚书根本没提起要姜沃的奏疏看朝臣们都是耳聪目明的,皇帝忽然提出此等农桑大事,必不是空穴来风,必是有来源的。

  而很快,皇帝又在大朝会上赞吏部姜侍郎公心体国,乃心膂之臣。

  朝臣们也就懂了,这策论由何而起。

  这样想想

  老尚书看了看为人就跟着这处院子一样别具一格的大侄子,又看了看貌似恭和守礼但总有奇思妙想的姜侍郎

  王老尚书觉得自己老的更快了。

  姜沃也看到了王神玉的奏疏。

  他的奏疏就如他这个人,在其位谋其政。

  别说他离开了司农寺,就算当年他在时,对耕种事也一窍不通,他只是个无情的预算人。

  此时他已经到了吏部,就根本不提户籍、粮米等事。

  皇帝的问题里,既然还有如何安置百姓,王神玉就直接立足自身吏部侍郎之职,只就如何为百姓选良官做了五千字策论。

  王老尚书松了口气。

  虽说有些偏题,但起码绝不算错。

  吏部官员就做好吏部事,各司其职尽忠职守,也不失为能臣之道。

  确定过侄子没有出格,王老尚书又说起找他们真正的正事

  “十月里,又是一年贡举,要开科取士。如往年一般,圣人依旧将此事交由吏部考功属。”

  “到时你们也入吏部满三月了,正好去考功属一同料理贡举事。”

  姜沃精顿时一振。

  她能伸手碰触到、影响到的第一场科举。

  就要到来了。

  在科举事前,姜沃先旁听了诸位重臣的策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