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7章 武皇的首创制度_[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几朝,这样说话的皇帝,第二天也得被世家给拉下龙椅来

  但换了当今皇帝来说,崔敦礼当时只能低着头,沉默地听圣人在上头很疑惑很真诚地发问。

  甚至心里还有点苦涩的庆幸皇帝还是给他们这些世家们留脸面了的,起码这个问题是对着自己人发问的,没有单独点名,比如说让他这个崔氏族长来回答一下。

  那崔敦礼就更难做人了,若是附和了皇帝您说的对,估计就得一头撞死以谢祖宗,但要是否认皇帝,他,他也不太敢。

  总之,世家与皇帝,这些年,就像是一对彼此离又离不了,又看不太上对方的怨偶一般过下来了。

  此案已料理清楚,皇帝摆手,与姜沃一般意犹未尽的官员们,就各自散了。

  按照官位,崔朝是跟在最后走出来的。

  出门就见崔敦礼还在等着他。

  “好,当真是清者自清。”崔现敬为什么犯这个蠢,崔敦礼就算一时没想到,但经过今日这一场,也就全分明了崔朝竟然宁肯自己沾上被长辈状告不孝这种阴影,宁愿走到三司会审这一步,也不肯接下家族的示好,而是将与家族的疏离闹到了明面上。

  他是不会回去的了。

  与崔敦礼的冷脸不同,崔朝面容上尽是诚恳“还未谢过崔侍郎禀公直言,主持公道。”

  崔敦礼叫他谢的更怄了,他看了崔朝半晌“不管这次律法怎么审,崔现敬犯了这样的事,我都会将他清出家族。”

  “但你”

  “崔朝,你始终是崔家人,你的父祖姓崔,将来你的子子孙孙,也会在崔氏的谱牒之上。”

  群臣离开后,皇帝带着太子来到书房。

  皇帝还亲手给儿子拿了块点心,见他吃完了喝过水才道“稚奴不是个急性子,朕也就放心了。”

  身份不同,能做的事就不同。

  所以皇帝可以直接下旨修氏族志打压世家,但刚刚开始监国的太子却不能,他扎的根还不够深。

  权力交接之时,最要紧的就是一个稳字。

  要先从一棵小树苗,努力扎根,成为一株稳稳地大树。

  若是现在就起风雨,可能小树苗自己都受不住。

  在皇帝这个孩子控看来稚奴这回既借事敲打了世家,又没有闹出乱子来,处置的很好。

  皇帝拍了拍龙榻旁的空处,示意儿子坐过来,然后问道“昨儿你与朕说在看吴失看的如何”

  吴失是抱朴子里的一篇,写的是吴国灭亡之事,里头多有提及世家门阀之失。

  李治听父皇问起,就道“当时世家之盛可见一斑势利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为市。”

  尤其是僮仆成军这一句,作为太子看来,这句是细思极恐的。这就是说明,当时的世家还有很强的武力值,或许一家一姓的仆从跟京城真正的军队比起来不如,但在一州、一县,一镇之地,有这样的兵力,只怕当地朝廷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