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六章 换将_秦将白衍在线阅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青壮将领,用以取代王翦、杨端和、辛胜等老将,要为秦军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削弱那些老将的权威,避免出现功高震主的局面。

  放在普通战事中,本来也没什么,但在灭楚时做这种事,就有些儿戏了。

  一切,都是因为骄傲作祟啊。

  眼见赵佗面色变换,秦王政皱眉道:「怎么,你认为蒙恬不行。」

  事到此处,赵佗也不得不迎难而上了。

  他咬牙道:「赵佗曾在蒙中郎将手下任职,自然知道中郎将乃是天生的将才,又有家传兵学,未来定是天下名将。」

  秦王政点头,蒙恬是继李信之后,他最为欣赏的少壮派将领,能力肯定是有的。

  但赵佗话音勐然一变,大声道:「但臣亦听闻吴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且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有李信将军为主将,此番伐楚自然无碍。但副将若是选择一老成持重的战将,那就像在老虎身上插上一对翅膀,此战更是能事半而功倍,越发的稳妥。」

  秦王政皱了皱眉

  ,虽然赵佗没有明说,但其话中的意思不外乎就是说蒙恬没有上过战场,能力恐怕不行,会让此战有风险。

  让他谨慎考虑,不如选个老将来辅左李信。

  秦王政也曾考虑过灭楚的难度。

  如今的楚国早已大不如昔,不仅内部分裂,其军队战斗力也下滑严重,去岁王贲夺取楚国十多座城池就是明证。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神器,。】

  王贲数万之师就能打的楚军丢盔卸甲,他秦王政一次派出二十万大军,岂不是能吓得楚王屁滚尿流,灭楚小菜一碟。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李信是沙场宿将,在灭赵、燕之时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现,那种勇往直前的锐气深得秦王政赏识,简直就是新一代的秦国战神。

  有这般人物带队,秦王政灭楚之心爆棚。

  此战的副将是谁,其实并无所谓。

  秦王政之所以选择蒙恬,其实是希望李信带带他,让蒙恬学点战场经验,日后成为他秦王政的肱骨战将。

  不过赵佗那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也是有道理的。

  让秦王政略微动容。

  是啊,战争乃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事情,关乎一国的生死存亡,不能等闲视之,用一老将来辅左李信,确实更加稳妥。

  蒙恬,毕竟没上过战场。

  秦王政随口问道:「你既然觉得用老将来辅左会更加稳妥,心里是否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赵佗点头道:「臣确实觉得有一人,比蒙中郎将更加合适。」

  秦王政怔了怔,他本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赵佗还真回答了。

  这是完全不智的行为。

  不管赵佗心中的那人是谁,哪怕是杨端和、辛胜,甚至是王贲这种灭国名将,都绝对会让蒙氏一族觉得很不爽。

  相当于指着蒙恬的鼻子说,你小子不如那人。

  一旦传出去,哪怕蒙恬性格再好,也会被得罪的死死的,属于当众嘲讽了。

  这样的做法,不太像是赵佗平日的处事风格。

  就连一旁侍立不语的赵高,也不由眼皮直跳,他虽然因为范义之事,心中恨上了蒙氏,但也不敢这样在秦王面前贬低蒙恬。

  这赵佗今日是把脑袋撞墙上了吗?

  莫非我赵高看错了,此人怎么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此番说话不仅会得罪蒙氏,甚至在秦王心中,对赵佗的评价恐怕都会降低不少。

  秦王政面色不愉,但他的好奇心也到达极点,将一直握在手里的简牍往桉上一扔,头颅往前微微倾斜,问道:「赵佗,你说的那人,是谁?」

  赵高闭上了眼,他觉得今日的赵佗真是蠢死了。

  然而下一秒,随着赵佗说出那人的名字,赵高双眼勐睁,愣愣的看着前方的少年。

  秦王政更是面色古怪,似笑非笑。

  「你说……蒙武?」。

  起飞的东君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