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省人事博弈_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这次厅级干部调整,梁江涛全程参与。

  从名单的酝酿,草拟,上部长办公会,上部务会,到最后上省委常委会。

  真正全程参与的就三个人,组织部长,常务副部长,以及梁江涛。

  几个干部处处长,根据所在处的干部管理权限,知道相应的信息,但对整体信息并不掌握。

  梁江涛走了一遍全部流程后,对干部调整算是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

  总体看,省委书记掌管全局,对于厅级干部的任命有终局性的权力!

  但不意味着所有干部都是他来任命,他只有一个人而已,精力有限,哪能管得过来全省的厅级干部?认都认不清啊。

  所以他亲自关注的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重要正厅级干部提任副省级,虽然省委以及省委书记没有决定权,但有重要建议权。

  尤其是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这样稍微“边缘”一些的副省级干部,基本上是以省委书记的意见为主了。

  第二种是重要正厅级干部的任命,比如各市市委书记,几个核心省委部门的常务副职,以及省政府重要部门的一把手,比如发计委主任、财政厅厅长等。

  第三,和他关系密切的干部,比如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他的,还有为他贴身服务的几个处室的处长,秘书一处、督察处、常委办几个调研处,不过这几个处的处长组织部这边会主动考虑,一般也不需要书记开口。

  除此之外,其他干部一般他是不会过问的,不然就太琐碎了。

  全省一年调整两到三批厅级干部,每次大几十人,尤其是换届的时候,可能几百人的规模,他哪能一个个了解?

  甚至连组织部长都没法一个个都了解,要参考其他领导的意见。

  然后是省长,省长虽然是一省之长,但省政府部门一把手也不完全是他说了算。

  刚才已经说过了,最重要的政府部门一把手是书记说了算。

  其他比较重要的,比如住建、土地、水利、农业,就以省长的意见为主了。

  当然,这些都是没有明文规定的,全看两人之间的默契。

  如果书记强势一些,可能给省长的空间更小。

  但也不能无限制小,因为毕竟还要靠省长干活,抓经济,提高gdp!

  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是不行的。

  然后省委副书记分管组织和党群,原则上对所有干部都有一定的建议权。

  当然,这份建议权有多重,取决于他跟书记以及跟组织部长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很多副书记都比较拎得清位置,轻易不会干涉太多人事安排,以免引起书记的不满。

  副书记这个位置,其实有些特殊。

  其他常委之间,只有排名前后的差别,无上下级的关系。

  而副书记则不同,虽然级别上也是副省级,但原则上是其他副省级干部的领导。

  同时,副书记有“储君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