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六章 梁书记,您究竟是什么神人?_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江涛继续说“二”。

  所谓“二”,很简单,就是抓好“两个点”!

  一是以减轻农民负担为重点的信访稳定工作,二是计划生育工作。

  之前梁江涛已经反复了解过了,这个时代的农民的,真的太苦了。

  提留统筹是按人头收的,只要是成年人,都需要交。

  当然,对应的权利就是分给你土地和宅基地。

  梁江涛算了一下,每人每年要交130块人民币左右。

  普通乡镇干部一个月工资才三四百块钱啊!

  一亩地才出产一千斤粮食,交完三提五统,也就是够一口饭吃。

  想要钱,只能出去打工。

  年轻的趁农闲时节出去搬砖,还能赚几个,年老的就难了。

  再一个,农村“新农合”今年十月才刚开始推行,落地覆盖还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农民没钱看病啊。

  小病扛着,大病等死。

  有的老年人病了,一口农药就走了。

  这是一个悲惨的现实。

  农村老人“zs”在当时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现象,只是那时候信息不通畅,农民没有话语权,知道和关注的人并不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生活极为困难的农民,走投无路下,是会走上访这一条路的。

  而信访工作是一票否决,让地方官员非常头疼。

  各种围追堵截,但都是治标不治本。

  像陈卫这样的信访工作老手,用的很多鬼点子也只能顶一时之急,从长远看也不行。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这一点,其实不需要特别规划。

  只要当地经济发展起来了,农民都有一份像样的工作,能赚到钱,而且不用撇家舍业,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自然矛盾就少了。

  有了钱,谁还瞎折腾?

  但这需要时间。

  第二个是计划生育,这是国策,也是一票否决。

  在这个时代,没什么好说的,只能执行。

  最后一个“一”,是梁江涛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升华点。

  所谓“一”,是指做好“一篇人字文章”,也就是以人为本。

  “首先,办好事情,关键在人。再好的政策,也得需要干部来落实!再好的规划,也得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来落地!否则,一切都是虚的,都没有意义!因此,必须广泛充分地调动广发党员干部和群众等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对于广大村镇干部来说,要建立健全畅通的任免机制,要打破论资排辈,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让干部想干事,能干事,为干部施展才干提供舞台,在干事创业一线培养干部,在急难险重关头识别干部,让有为者有位!让尸位素餐的人,退出领导岗位!我还要去省编办,请他们专门支持一批编制。同时,我们工业园区建设好后,也可以申请机构、编制,力求增加领导职务!给大家更多的晋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