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派相争_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来到1996年,京沪高铁的争论迎来高潮,在全国‘两会’上,‘缓建派’代表秦思源,‘建设派’代表梁从文,分别向大会提交了提案,这是直接的交锋,由全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决。最终,‘缓建派’获胜,京沪高铁正式被搁置。”

  “但‘建设派’并没有放弃,他们一方面想曲线救国,小步快跑,先建设上海到南京的路段,但被否决。在今后的几年内,他们一直在想办法完善方案,想要重启高铁,这种努力,一直到现在还在进行!”

  “其实,‘缓建派’的构成人员更为复杂,一方面包括刚才说的顾成业、梁成文这些铁道部退休专家,也包括交通部、民航总局的一帮人。”林老道。

  “这些人为什么出来捣乱?”梁江涛皱着眉头说道。

  关于交通部和民航总局的态度他也听说了,总感觉是在拖后腿。

  “也不能说是捣乱吧,饭还是要分锅吃的,僧多粥少啊,给你的多,给他的就少,屁股决定脑袋,立场不同而已,都是为了工作,总体上来讲是好事,好办法总是在争吵中产生的。”

  “当然,他们跟‘建设派’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起到的作用也有限,不过是摇旗呐喊而已。”林老道。

  梁江涛点头,这涉及到未来华夏优先发展什么交通方式。

  是铁路、民航还是高速公路。

  资金总盘子是有限的,一旦修建高铁,财政资金对于高速公路和民航的资金就会相应减少,此消彼长!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成了广义上的“缓建派”。

  “到了这个时候,虽然争论很大,但并不复杂,因为缓建不是不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财政资金的积累,以及摆式列车的方案被否决,建设京沪高铁是早晚的事。”林老道。

  “经过几年的争论,很多人也看到,京沪高铁早晚都要修建,晚建不如早建,财政部对此也高度重视,预算司和经济建设司已经作了相关的预算,如果这个时候紧一紧裤腰带,是能够拿出钱来建设京沪高铁的!其实,前几年已经准备会同发改委、铁道部上会研究了。”林行俭道。

  “是啊,当时我们司里也在说,京沪高铁项目马上就要上马了,我们处把这项工作列为未来几年最重要的工作,不知怎么说停就停了。”林文成道。

  “真正让事情又起了变化,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是另一派的崛起!”林老道。

  “另一派?”梁江涛的兴趣被勾了起来,他想不到除了建设派和缓建派,还能有别的派别。

  “这一派,叫作‘磁浮派’!”林老道。

  “磁悬浮?”梁江涛眼前一亮,他想起来了,磁悬浮列车有一段时间很火,被认为是未来的方向,但后来偃旗息鼓了,一直到2023年都没有什么长足发展。

  “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