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6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_四合院之我的东北农家小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人生何处不相逢

  郑朝的耐心非常充足,一直等到了徐干事、陈安仪他们全部汇合之后,才突然出现,在他们准备逃跑之前进行收网。

  穿越者不愧是乌鸦嘴,第二天3月11日周四,徐干事和邮递员就开始有了动作,从清华大学出来后,先去对面的北大借了辆吉普车,跑到西城区什刹海,打开一座四合院隔了很久两人才离开。

  离开后也没有立即回到清华大学,而是又跑了好远绕到了通县下面的一个村子

  这让跟踪的公安同志们很是头疼,连换了几波人,又是紧急联系了通县当地的公安进行支援,才确定了徐干事的行程。

  在之后,陈安仪周五下午乘坐33路也到了城区后,连着去北海溜达了一大圈后才去了什刹海,还吃了好多街边小吃,夜幕降临后才去了这座四合院

  郑朝从市局调来的无线电监控车,成功监听到了陌生的无线电台的信号

  信号源就是从这座四合院里传出来的,郑朝心中一定,这些人也真能忍,都这么长时间了才动用电台!

  不过再狡猾的猎物也逃不过老练的猎手,郑朝依旧按兵不动,现在他心里还有两个想法还没得到证实!

  郑朝兵分三路,一路安排公安同志继续监视这种什刹海边上的四合院,时刻注意是否还有其他人的行踪,并联系新街口派出所,了解房屋信息;

  一路安排市局行动处前往通县,在通县公安的陪同下去桑园村,了解徐干事和邮递员去那里的目的?

  另一路安排魏平安返回清华大学,继续去找徐干事喝酒、套话。

  可惜平时逢请必去的徐干事婉拒了魏平安的酒局,推脱说明天他姐夫安排他一件事情,而且已经向甘处长请假,让魏平安无功而返;

  而桑园村那边传来的消息是他们要请当地一位老船工帮忙送一批货去天津,村长和民兵队长也验过介绍信,是北京大学开的。

  而什刹海边那座四合院故事就蛮值得寻味的。

  据新街口派出所的赵大壮讲:那个四合院是一座四进的院子还带个右花园,是早年民国的时候一位陈姓的富商买下来的,到了抗日战争的时候祖孙三代都生活在这里。后来听说其儿子、儿媳妇一起去参军后没了消息,只留下老两口和一个孙子。结果祸不单行,这刚建国才两年的时候,孙子也死了,就只剩老两口。

  建国后,房屋重新过了户,街道和房管所一直派人劝说老两口把房子拿出来租,老两口就是不同意,坚持认为自己的儿子还在,说一定要留给自己的儿孙!

  街道和派出所的同志们都感叹,也就是赶上新中国,不然这孤寡老人早就被吃绝户了

  再之后就是认了乡下远房亲戚的一个的孩子当干孙子,这位干孙子的名字,就叫陈安仪

  这不前两年老两口都走了,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