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6章 打坦克_我在缅北当佣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已经被压缩到了极限。

  唯一一个好消息就是,在双方开始“短兵相接”的情况下,后方的重炮阵地基本已经失去了作用。

  至少,东风兵团不需要再担心从天而降的炮火了。

  可到底怎么打掉这两辆坦克,却仍然是摆在陈沉面前的、最重大的问题。

  他没办法像哈马斯的敢死队一样让自己的队员抱着炸药包冲上去,对坦克进行近距离爆破,也没办法利用远程投射的单兵反坦克武器“点杀”装甲薄弱的FV101。

  他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拉烟。

  跟大多数现役坦克不一样,老版本的蝎式坦克是没有热成像系统的。

  原因很简单,它实在是太小了。

  直观点来说,这辆“侦查坦克”的体积就跟一辆民用qq车差不多大,如果车长和炮长同时出舱观察,看上去就跟从某些紧凑型SUV天窗硬挤出来看风景的熊孩子差不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紧凑性”,它只在炮塔右侧装备了一部被动式夜视仪,但这玩意儿的性能极为堪忧,属于60年代夜视技术的产物,到2010年这个时间点,它的功能性已经完全过时,大多数时候,无论是车长还是炮仗都不再使用这套设备进行观测,而是直接利用潜望镜目视观察。

  在这种情况下,烟雾弹对坦克的干扰就相当明显了。

  陈沉非常确定,只要能在坦克周围部署出足够的烟雾区域,自己的队员一定能够抓住狭窄的时间窗口,把C4投送到履带上去。

  那么,作战计划中的几个难点实际上是非常清楚的。

  第一,怎么利用手里相当有限的烟雾弹,遮盖住两辆坦克的观察视野,同时还要将其与后方的步兵隔断。

  第二,怎么在极短的时间内跨过近两百米的距离,突击到坦克的附近。

  ――

  要知道,FV101在印尼是经过进一步的轻量化改装的,这玩意儿的极速能跑到接近90公里每小时,你人靠两条腿去追,得追到什么时候?

  坦克的驾驶员又不是傻子,你烟雾弹都投出来了,人家还不会跑吗?

  所以,这其实还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

  必须预判坦克的行进方向,在投出烟雾弹之后,在对方减速、掉头、重新加速的那十几秒的时间里,完成一阵套战术动作。

  而第三点最为关键。

  如果能够顺利炸毁坦克,人员怎么撤回来?

  东方兵团可不是哈马斯的敢死队,在每一个人身上,陈沉都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而他们每一个人的伤亡,都是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能过去,还得能回来。

  所以,唯一的解法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

  同时干掉两辆坦克。

  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所有的战术调动都必须精确到极致,哪怕仅仅是一秒钟的偏差,所导致的也可能是整个行动的崩溃、整个队伍的覆灭。

  此时,两辆FV101已经转向到村庄西侧,它们充分发挥了机动性的优势,沿着村庄西侧的道路不断来回巡逻,同时用炮塔上的7.62毫米机枪对树林中扫射,压制东风兵团的反击。

  与此同时,接近一百名轻步兵也已经在村庄内建立了防线,在后方火力支援组掩护下,4个小组近50人向丛林方向呈散兵队形搜索前进,过程中不断开火掩护,只要有人冒头,换来的就是一连串机枪+步枪的混合扫射压制。

  完全没有任何机会。

  所有战术都已经失去了意义,在强大且成体系的火力压制下,东风兵团不可能打出有效的反击。

  敌人步步逼近,子弹不断从头顶掠过,所有人都开始紧张起来。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