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南山空同探访之古长安镐沣二都建都之谜_终南山主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引子

  古都西安,最早建都者为周文王,是名为镐,后称镐京。然而此后的数十年中,镐京一直是一座空城,而对面的沣京却真正地承载了整个西周王朝。三千年后,有关镐沣二京的主流判定,大多有误的,南山空同到访镐、沣二京,告诉世人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密须古国

  周文王为什么要建都镐京?周文王建都镐京,与密须古国有关,与灵台有关。

  密须古国,在今甘肃灵台县,因位于密山(又名吴山,古时为西岳),故称密须国,到商纣时期实力强大,成为殷商王朝最受信任的外方之国。密须国虽名义上为外方国,效忠程度却强于内服。实质上完全听命于商王,并且武力强大。凡是商王不方便直接派兵征讨惩戒的各方国,都是暗中令密须古国出面,代为教训。

  为了方便与密须古国商议事务,殷王甚至将密须古国的一部分地区开辟成为猎狩区,专程前往,名为打猎,实为安排落实各项工作计划,亲密程度超过常人想象。

  到了纣王时期,密须古国虽仍然身份地位不高,但已可以代表殷商号令周围虢、卢、共、虞、芮等方国。

  在周文王和吕尚的心目中,密须古国是北边的大患:其一,密须古国离豳地太近。豳地(今天的陕西彬县、旬邑、正宁一带),不仅为姬姓家族的势力范围,而且曾经在姬姓家族两次面临灭顶之灾时,这块地成为他们躲藏的地方,使他们不但躲过了灾难,而且更加兴旺。这块地,对姬姓家族来说,便成了福地。这豳地原本不是有邰氏国的封地,而在300年前,后稷的后代公刘,因为夏朝的衰亡,不得不离开有邰氏国,便带人来到泾水流域的豳地,建立豳国,成为临时避难之地,直到商代稳定之时大部迁回有邰氏国,只留一小部,仍留守豳地。后古公(周文王爷爷)受难,举国搬迁之时,也来到了这里,从而变得更加强大,后才搬到岐山。福地跟前,不能有强大的敌人,这是周人无法容忍密须古国最重要的原因。

  其二,季历以来,整个姬姓家族都在暗中实行剪商(吞食自己附近的商的外方国)政策,而密须古国的存在,对姬姓家族的剪商政策极为不利。好处是,密须古国只是外方国,就算攻打,也是部落之间的战争,不会担上反商的骂名。

  他们只需要一个机会,可以借口攻打密须古国的机会。

  就在这时,密须古国开始攻打周的属国阮、共(甘肃泾川一带)。周文王有意发兵,但吕尚反对,怕引起国人的不满,劝告周文王再忍忍,等待激怒民众的机会。

  那个机会很快就来了,岐山有位商人,一路北上,在阮国做买卖,却被密须古国军队杀了。他们欣喜不已,大张旗鼓地宣传族人被杀这件事,激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