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八章 关宁铁骑 上_吴三桂新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松山决战,皇太极挥师八旗劲旅,以摧枯拉朽之力,大败明军十几万人,连夺松山、锦州、杏山、塔山四城。城头上原插明将的帅字旗,已被色彩鲜艳的“八旗”所取代。

  早年,明统帅孙承宗、袁崇焕精心布置,坚持0余年的宁(远)锦(州)防线,以失掉锦州四城而告瓦解,而宁远作为这条防线的中枢一环,已不复存在。它孤零零地处于强大的清军的直接威胁之下。离宁远最近的塔山,相距不过百里,骑兵仅一个时辰便可达。因此清军进攻宁远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而自从清军占领锦州四城之后,对明军已无所顾忌,他们不但来往于四城之间,而且还可以沿着大道,越宁远城而西,直抵山海关前窥视。

  在山海关与宁远之间,明朝还据有中后所、中前所、前屯卫三城。但是不但城小,兵力单薄,并且城内守军已成惊弓之鸟,自顾不暇,对宁远已无力护卫。显然,此时的宁远实际上已成了一座孤城。而清军则有锦州四城作为根据地,进攻宁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为有利。宁远城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危险的局势。

  而三桂就是在这种情势下临危受命上任蓟辽督师,亲自坐镇宁远城,严防清军的进攻。在他的心中深深的清楚,宁远实乃与孤城无异,早晚都将会被清军占领。在这之前他必须要做出部署,以为日后与清军决战做好准备。

  在京师方面,崇祯也深深知道宁远城对大明的重要性,因为此时明在关外仅剩宁远、前屯、中前、中后四城,其中宁远首当其冲,如若失守,其他三城则根本无法保障。因此,崇祯特别强调了对宁远的防御,还要“兼顾”其他三城,并要求多积贮粮饷,作固守之计。为此崇祯特拨白银一百二十万两,另外户部也发下饷银三百万两,又调来天津的大批漕米,陆续运至宁远。指示三桂将这些钱粮“酌量分贮各城,俾处处有备,庶保无虞”。

  钱粮已足,三桂又向朝廷请示盔甲、弓箭、枪炮等各种军需。而崇祯意识到守住宁远的重要性,凡有三桂所请,无不允准。如今他已把三桂视为整个辽西安危的保障,专责其抵御清兵。因此,尽管李自成、张献忠、徐过强等农民军步步逼近,明政权危机日益加深,崇祯却宁可调其余地方的兵将前去增援,也不让三桂离开辽东一步。

  宁远城此时拥有守军一万八千人,其中有近一半人是在上次松山大战中逃过来的。其余大部分都是步兵,只有三千人左右的骑兵。三桂仔细的勘察城中的形势,所过之处人人对他恭谨有加,唯恐怠慢失礼。让他充分感受到身为蓟辽总督的荣耀。

  随后三桂将守卫宁远与前屯卫、中前所和中后所的各级将领全部召来,为他们召开一个军事会议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