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一三章 大国变革 上_吴三桂新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三桂的极力要求强调下,他的登基大典搞得极为简单,将其中很多繁琐的礼节都略去了。虽然有几位老臣认为这样不符合祖宗礼法,但在三桂的一言九鼎下,他们的声音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在国号和年号的问题上,文武百官还是讨论了良久。有的认为为了体现新政的新意,应该取消大明的国号而采取一个新的国号。再说三桂也不是朱氏子孙,采取新的国号将与原来的明朝有很明显的区别。而三桂也可以作为新朝的开国之主来号令激励天下。但这种提法也遭到了不少老臣的反对,他们认为虽然三桂不是朱氏子孙,但毕竟也算是皇亲国戚,继续沿用大明的国号能够更体现出三桂对大明的忠心。而继续沿用大明的国号也能够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使天下不至于产生动荡。

  这两帮人马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到了最后纷纷吵了起来,甚至险些缠斗在一起。一直闹到了三桂面前,结果被三桂大手一挥,气宇轩昂的道:“五湖四海,大江南北,不论民族,都乃是我中华儿女。先前的秦、汉、晋、唐、宋、元、明等国号早已不适应如今的国情。而今蒙古、满洲、朝鲜俱都属于我中华的天下,因此再沿用大明的国号明显不合适。而另立新的国号也难以体现出华夏大一统的趋势。因此从今往后,我堂堂的中国再也不采用国号、年号这一传统,而是统一称之为中华帝国。至于年号,为了能够和整个世界接轨,统一采用公元历年,也就是从今年开始,沿用世界纪年公元1659年。以后为了清晰明确,不再采用先前的年号之分。而本王将作为中华帝国的首任皇帝出席登基仪式!”

  这两帮争论的人们都被三桂的一番话给震懵了,没想到三桂不但没有采取任何一方的意见,反而推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不过他们心中都清楚,这是三桂为了体现出自己有别于先朝所搞得独特举动,不但为了标新立异,也为了使自己这个皇帝与众不同,就像当年的秦始皇一样,独创出皇帝这个词汇。而今三桂也玩儿了这一手,创立出中华帝国这一新的词汇。不过几千年来虽然国号更替不断,但国家始终都是中国而不假。如今统一采用中华帝国,也更能体现出大一统的趋势来,如此也能证明三桂的这一举动并非是轻易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至于年号一事,既然连国号都已没有了,年号当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只不过这些人认为三桂和西方世界接轨,采用公元纪年1659年有些不妥。我中华帝国乃是泱泱大国,岂能效仿西方诸小国?应该重新从元年开始计算年份,不过在三桂的强力主张下,这个提议只是稍微提了一下便被三桂所否决。

  就这样,在公元1659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