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 练兵之法 上_吴三桂新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天之后,三桂在山东的招兵大业终于落下帷幕。此次总计有几万名山东各地的少年报名应征,还有上千名及其不符合规定的如年龄太大或太小、女扮男装等人没有计算在内。如此庞大的报名应征人群在大明朝来说尚属首次。但共计招收合格的少年为两千两百四十三名,并一一登记在册。

  在山东的任务完成后,三桂等人并没有歇口气,而是马不停蹄的继续向南行进。虽然山东各府县依然还有人络绎不绝的赶往济南,但招收名额已满,三桂怕时间长了再生是非,急忙催促众手下抓紧时间上路。

  匆匆辞别了山东布政使张泊以及都指挥使陈纵涛之后,三桂带人又连续到达了河南、湖广、江西及浙江四布政使司。相继拜会了四个布政使及都指挥使,并将奉圣上之命在此地招兵以组建新军的想法适时提出。几个布政使都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手,对三桂提出的要求无条件的提供钱粮等后勤保障之事无不是百般推脱,不是说本地贫穷无钱无粮,就是顾左右而言他岔开话题。总之没有一个给三桂以满意的答复。还好这些情况三桂在事先都已经预料到,有了山东布政使张泊的前车之鉴,三桂应付起他们来也是轻松得很,不费劲儿的就能找到有力地言辞将他们的种种理由予以反驳。最后几位布政使见实在无计可施,又不敢违背圣上的谕旨,何况前面还有一个山东已经做了很好的榜样,不得不勉强同意三桂在本地招兵并愿意负担钱粮等物。

  不过他们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言明本地所负担的标准绝不能高过山东。又是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之后,三桂终于同四个布政使达成了协议。三桂在四地分别招收和山东同样数目的少年加入新军,而各地只负责提供本地挑选上来的少年钱粮等后勤保障,且最多不能超过两年,两年后将由三桂自行解决保障事宜。就这样,几位布政使还是一味的在三桂面前叹息负担太重了。

  终于,三桂在四地的招兵计划也都圆满顺利的完成。其过程结果也一如在山东一样,不但各地的人们表现积极、热情,且所造成的反响也是空前高涨,更甚者就连三桂每到一地,也都会引起当地很强烈的轰动。三桂知道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他事先派出的招兵人员所宣传之功,虽然这种轰动效应倒是三桂始料未及的,不过也正是他内心深处所希望看到的。

  直到此时,招兵的大业已全部完成,共在五地招收少年一万一千七百五十六名,而算起来由京师出发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

  接下来的事就是该开始正式的组建操练新军了。不过在选址的过程中又出现了麻烦,五地的布政使都要求三桂将组建新军、练兵的地址选在他的境内。谁都知道这一万多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