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6章 针对建奴的部署_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师,皇极殿。

  内阁首辅李邦华正在汇报工作。

  “现在通州漕运以及陆路运输皆已恢复,江南之米最多一个半月就能抵达京师。”

  “昨晚阎应元成功收复延庆,斩杀延庆知州李袍晖,受纳降军一千二百三十九人。”

  “流贼退兵时果如陛下所料对百姓进行了劫掠现在延庆极度缺粮,户兵两部运粮队和民间运粮商队已出居庸关,预计今晚就能抵达延庆。”

  崇祯点点头,对阎应元的能力表达了认可。

  换成唐通,他可能还没到达延庆城下。

  “阎应元明天什么计划”

  “回陛下,阎应元明日收复怀来卫”

  怀来卫

  崇祯听到这个地名后先是一愣,随后嘴角抽了抽。

  怀来卫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反倒是东边的一座城堡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土木堡

  土木堡距离怀来卫十几里,一百九十多年前,大明战神朱祁镇在此踏上为期一年的留学之旅。

  如果说大唐亡于香积寺,那么大明的衰落就是从土木堡开始的。

  崇祯甩甩头,将这位战神从脑海里迅速忘掉。

  他指着地图上其他地方问道:“阎应元的计划是先收复,再治理”

  “目前来看是这样的,他在题本里说晚去一日,就会饿死很多人。所以目前的策略是小县城派三五兵丁通知一声,复降朝廷的就运粮赈灾,不投降的就弃之不管。”

  “依臣来看,应该没有不投降的。”

  李邦华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明军与李自成在河南一带拉扯了十几年,当地的官绅早就有了经验。

  反正也守不住,谁来就投降谁,除非其中一方派重兵把守。

  这个经验早已传遍全国。

  李邦华继续说道:“收复宣府后,阎应元会根据朝廷的新政进行治理。”

  “好,甚好。”

  对于阎应元的计划,崇祯不做任何干预。

  他的用人原则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李邦华向左右看了看,见没有其他人后才低声说道:“陛下,宣府加上延庆州,怀来卫,保安州,人口总数不足四十万,阎应元却向朝廷索要六十万石粮食”

  “这些粮食足够宣府那些人吃五个月的”

  “臣以为,阎应元不得不防啊大明朝已经有了一个吴三桂,绝对不能再出现第二个再者,一旦建奴攻下宣府,那些没吃完的粮食就落到建奴之手”

  “放心,朕信得过阎应元。”

  “可是陛下”李邦华见崇祯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顿时急了。

  “陛下,这不仅是信任的问题,还有钱的问题现在江南每石米约一两银子,陆运至京运费约一两一钱,漕运至京运费每石七钱银子。”

  “购买六十万石粮食多则需一百二十六万两,少则也得一百零二万两这还不算军饷”

  “户部的一千万两银子守城时花了一百多万两,吴三桂领了一百五十万两。如果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