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1章 弹劾内阁首辅李邦华_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堂上其他大臣先是看向宋权,随后看向王弘祚,目光复杂。

  他们在想:你俩要干什么

  自从李自成兵败北京后,大臣们很少在明面上与崇祯作对,让皇帝为难了。

  具体来说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

  崇祯杀了很多奸臣,虽没有肃清朝堂,但也让那些奸佞之徒不得不隐藏起来。

  另一方面。

  吏治改革的绩效银改善了官员们的生活条件。

  尤其是那些不想贪污的官员,绩效银这项额外收入,直接让他们摆脱了之前贫苦的窘境。

  皇帝让他们吃饱了饭,作为回报,当然要在朝堂上给足皇帝颜面。

  再加上还有内忧流贼作乱,外患建奴入关。

  只要不涉及官员们的根本利益问题,其他事不会在朝堂上与崇祯争辩。

  现在宋权和王弘祚突然站出来反对,他俩要干什么

  崇祯不动声色的看着宋权和王弘祚,淡淡问道:“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置黄得功”

  “罢官免职,交由镇抚司发落。”王弘祚回答道。

  在宋权那里得到相同的答案后,崇祯对他们二人彻底失望。

  朝堂上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审时度势。

  现在流贼和建奴同时作乱,黄得功就算犯了天大的罪,也得等建奴出关后再算账。

  “此事等等再议。”崇祯随口说道。

  王弘祚和宋权虽然可恶,但他们说的话有理有据。再加上崇祯手里没有他们的把柄,只能先把此事搁置一边。

  “陛下”老谋深算的李邦华不动声色的说道。

  “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黄得功虽然丢了大名府,但只留给李闯贼一座空城。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臣以为黄得功不但没有罪,反而该论功行赏。”

  “哼”王弘祚冷笑一声,“按照李阁老的说法,武将们只要提前把城中百姓迁走,把空城留给李闯贼,就做到了所谓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李邦华冷声道:“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

  “没有哪个将领不愿取胜,可战场上形势变幻莫测,他们只能根据现场的情况,做出他们认为最合理的决定。”

  “仗该怎么打应该由将领自己说了算,而不是让兵书都没读过的人在后面瞎指挥。”

  “你说我瞎”王弘祚拔高声调。

  “瞎不瞎你自己心里没数”李邦华反问道。

  此言一出,朝堂上热闹起来。

  满朝文武分成三伙。

  大部分是看热闹的,毕竟朝堂上已经很久没发生过这种事了。

  一部分暗暗担心李邦华,他年纪大了,一会吵起来没准会被气到。

  还有一部分人巴不得李邦华和别人打起来,他们好从中受益。

  “李邦华,不要仗着自己年纪大就为所欲为你入阁也四个月了,做成什么了”

  “收复辽东,驱逐建奴你有方案吗李闯贼占据陕西山西两省之地,你有解决的办法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