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章 古代流放的弃子(14)_佛系大佬穿成炮灰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那就十五公主为朝阳公主,去和匈奴国和亲。”皇帝当场拍案决定。

  “皇上圣明。”一群朝臣哗啦又跪倒在地。

  反正不是他们的孩子,他们不心疼。

  没有人去征询去和亲公主的意见。

  在他们看来,牺牲一个公主就可以换来边境的安稳,避免冲突,是非常划算的事。

  大明朝的公主受天下百姓供养,便要在关键的时候尽自己的义务。

  这些大臣心里清楚,那些人要的只是和亲公主的嫁妆,粮食、布匹、金银珠宝。说是和亲,其实就是给匈奴人进贡罢了。

  至于“打回去”这个方案根本没人提起。

  大明朝重文轻武,能上战场的将军不是被嘎了,就是被流放了。

  除非皇帝把流放的人召回来,但这是不可能的事。

  当今皇帝怎么可能低头承认自己错了,把自己流放的人召回来和打他的脸有什么区别?

  就算真的把人召回来,谁知道对方有没有反心?

  毕竟很少有人有那个实力提前做准备,流放之路,他的妻儿在路上会遇到什么懂得都懂。

  换做他们,如果有实力之后,第一时间就会把他嘎了报仇。

  ☆

  潮州。

  “公子,您要求的纸张,蔡敬仲已经做出来了,接下来便可以大量产出。”

  云政安顶着一双大大的黑眼圈,小心翼翼地把洁白的纸张铺在桌子上展示成果。

  造纸的技术自然是空青提供的。

  材料就是岭南常见的竹子和构树,以竹子为主,成本低廉。

  这种古法造纸术,在上个小世界被称为非遗,是她在白水乡旅游的时候,感兴趣,特意去和师傅学的。

  在古代,世家大族对于造纸技术这块都是垄断的。纸张的价格昂贵,普通人生存都很难了,根本用不起纸张。

  只有富贵人家、士族阶级还有世家大族才供得起孩子读书认字,增长学识。

  眼下人手不够,她只能先培养一批会读书识字的人用来建设潮州。

  空青看了纸张一眼:“活泥字呢?等纸张产出后,《常见疾病的基本预防》和《小学生识文算数基础》这两本书什么时候能印出来?”

  云政安:“这个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行,需要时间排版,识字的人并不多。”

  空青:“尽快安排,学堂的修建也要催促一下,能用的人手太少了。”

  “是,公子。”云政安拱手退下。

  —

  “咕咕咕。”

  一只油光水滑的白色鸽子落在空青的窗户前。

  青梧将鸽子腿上的小竹筒打开,把里面的信件递给空青。

  纸条上清楚的写着:“三万士兵被流放到岭南,前太子的人有意争取。”

  这可不行。

  潮州建设正缺人手,林长风和云政安忙得团团转,根本不够用。

  送上门的人没道理不要。

  这三万兵马留在这里,不管是种地,还是继续当兵都合适。

  感谢皇帝送来的三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