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一七章 华夏同盟_三国之宋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概念,而且一早就把李俊的暹罗给留了一个位置。

  以后世的欧盟为参考标志,共同进退共同贸易促进经济,当然和欧盟只是个经济同盟不同,陆衡设想的华夏同盟不只是经济同盟,更是一个共同发展强大的同盟。

  这个紧密的联盟,不是陆衡的薄面担保、也不是单单双方的一句信任就能绑在一起,必须要有共同的利益链才能捆绑在一起。

  后世的欧盟能够组成不止是单单的经济联盟,还有原子能共同体也就是《罗马条约》组成之后又加上了煤钢同体。

  简单来说就是武力同盟、经济同盟、能源同盟,三大同盟体系。

  当然如今是古代,没有那么多的绕绕,能做到武力同盟和经济同盟的利益链已经足够。

  就拿华夏属国来举例,比如大理这种有能力自保且和一方有瓜葛的政权就能作为属国,进贡分成三分配比给现有成员国。

  如此就能让所有华夏同盟国都有利益,当然义务就是能够保护属国不被武力侵害,比如现在大宋就能让大理为属国的条件,来阻止暹罗继续入侵。

  暹罗能够获得既得利益,不然大宋一直会帮助大理,暹罗毛都拿不到一根,曹魏更是在获得同盟保障情况下能够白分一些利益自然愿意。

  有人会问曹操白拿是不是太爽了?非也!

  拉曹操的曹魏,将是三方联合会更迫使给大理压力,会让这华夏联盟能更加牢固,当然因为曹操在其中角色最弱,自然也不会分得太大的利益。

  比起华夏属国的岁贡只是蝇头小利,陆衡真正的谈判砝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

  如今大宋的航海时代远远领先世界,陆衡能让曹魏和暹罗的商队在大宋所有领地进行合法的贸易。

  更能够带着暹罗和曹魏的商团,前往欧洲进行贸易这其中的利益链何其巨大。

  其中曹魏领地在青藏高原完全的内陆国,除非有传说中的雪区丝绸之路,不然根本无法进行海洋贸易,暹罗则是航海技术不足无法独立抵达欧洲,只有大宋带他们玩才能上车。

  共享海上丝绸之路,这可是一张利器!

  设想下青藏高原的特产藏红花、藏香、毛牛皮能够贩卖到岛国和欧洲,同时欧洲的特产能够拉到青藏高原去买卖,其中的经济链必定日进斗金。

  再加上大宋和曹操名义上有共同的敌人辽人,和潜在的敌人女真人,已经可能的敌人蒙古人。

  种种迹象表明辽、金已经同盟,曹操又和辽人不共戴天!

  另外陆衡还打算利用华夏同盟的经济主导地位,来为大宋做一个保险。

  陆衡相信曹魏和暹罗吃过两次海上丝绸之路利益后必定会上瘾,当一个国家的外贸占比达到一定比例后,突然断绝贸易绝对能让这个国家陷入内乱。

  从经济上能够控制暹罗和曹魏,相信这个时代经济战的概念还是非常的新颖,且无法防备的一手。

  如此陆衡能够控制住西边和西南的两国,形成同盟后可以全力把兵力调到北面。

  显然如今乐和对于华夏联盟非常有兴趣,还要看曹老板上不上车,不管如何构思和布局已经展开。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