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二章 诸葛神算_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无论哪个侄儿接替这荆州牧之职,刘备都会鞍前马后,沥胆濯肝。

  方今形势,二侄儿坐镇襄阳,其有兄长麾下诸多文武辅佐,且深的民望,抵御曹操应当轻而易举。

  唯有大侄儿镇守夏口,独立面对江东孙氏,力量稍显单薄。

  刘备愿意率部众去夏口帮助侄儿抵御孙氏,还请兄长应允。”

  其实刘表的两个儿子,正是荆州众文武明争暗斗的焦点。

  大公子刘琦,在刘表未继任荆州刺史之前已经成人,是刘表坐稳荆州之后才跟着来的。

  而二公子刘琮,则是刘表跟本地豪族蔡氏联姻之后所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派。

  所以刘琮虽然年幼,但是蔡瑁乃是他的亲舅舅,他自然得到了本地豪族势力的强力支持。

  而另一方面,大公子刘琦跟荆襄本地人没有任何关系,作为外来者,只有刘备这等外来势力支持,根本无法与实力强大的荆襄土著抗衡。

  但刘琦又是长兄,应当名正言顺的被立为世子,所以蔡夫人甚至动过想要直接除掉刘琦这个绊脚石的念头。

  刘琦觉察到继母的不轨,在荆襄没有人可以帮忙,只能求到同为外来者的刘备头上。

  是诸葛亮为刘琦分析了一下,以刘琦现有的实力,想要继承荆州牧是不可能的,而且留在刘表身边极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所以不如早早的离开荆襄,去往外地镇守,如此还能掌握部分兵权。

  这便是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的道理。

  当时刘琦又问诸葛亮,应当去哪里镇守,诸葛亮给刘琦选了江夏郡的夏口,并且告诉刘琦,无论如何都要去那里。

  刘琦当时并不明白,荆襄有九个郡,数十个县,他想要逃出去避祸,去任何一个郡县镇守都可以。

  去一个没有外敌的郡县,岂不是更能苟延残喘,还可以暗中发展势力?

  却不知道为什么,诸葛亮非要让他去夏口。

  要知道江夏郡直面江东孙氏,孙权父子做梦都想拿下江夏,他去夏口岂不很危险?

  可是诸葛亮却告诉他,只有去夏口,蔡氏宗族才肯放他前去。

  他也没有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后来他跪到父亲面前面前哭诉,说要主动去夏口镇守,刘表听了心里也很不好受。

  这个儿子身体本来就不好,在荆襄虽然贵为大公子,但是所有刘琮的拥趸都把这个儿子视为眼中钉,故而儿子的日子必然很不好过。

  眼前这情形,他就算想立这个儿子为世子,没有人支持,到时只会害了对方。

  所以儿子主动提出外出镇守,相当于主动放弃了世子之位,离开这权利的漩涡,倒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可是儿子主动要去夏口镇守,刘表听了却也于心不忍。

  夏口那是什么地方?

  那里随时面对战争,刘琦根本就不是个打仗的料,去夏口那不就是找死么?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