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25 有订单,不能接很让人苦恼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薅羊毛一次,都能支撑美国好几年的军费开支,苏联不行。

  “行了,还是说说巴基斯坦这边吧,他们空军本来就有投资,现在因为发动机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我们的明确答复,这次我们飞行队路过,他们军方高层,尤其是空军高层都会观察……”郑宇成担心的是这问题。

  巴基斯坦要战机。

  当初研发经费人家是给了亿美元,现在却一架战机都没有得到。

  “我们的发动机什么情况?”谢凯看着郑宇成他们。

  发动机联合公关的事情,早就展开了。

  这么快出成果,谢凯也知道不可能,至少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研发出发动机。

  实在不行,涡扇-6也勉强可以顶几年,唯独不好的就是发动机寿命太短,维护成本太高。

  “现在刚展开,基础材料跟加工等限制着,如果不解决材料问题,其他的都难以实现。”白彦军一脸无奈,“越深入,才越发现事情没有我们原来想的那样简单。原本我们认为最基本的高温合金、钛合金等我们解决了,问题不会太大,可现在需要把这些材料批量生产,制造成零件,需要各种加工设备,甚至加工刀具都得重新研究……”

  这些方面,谁都知道。

  要不然,一个发动机的攻关,要不了几百亿的资金。

  这次还好,有军方跟工业部来帮着分担大部分资金,要不然以404手中可以调动的经费,到最后很可能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无法继续展开下去。

  “这个无所谓,慢慢来,这些基础技术装备,并不是我们发动机制造才需要用,战机跟导弹同样需要用,民用领域更多……”谢凯安慰着他们。

  他觉得,自己就不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

  有沈鸿部长这位大拿主持工作,其他什么都不用担心。

  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应付订单。

  一旦失去了,想要再拿回来,就没有这样容易了。

  中国装备能卖出去的客户,基本上都不是什么有钱的客户。

  “巴基斯坦我们将会待三天时间,到达的第二天就会进行空中表演,很可能在这时候就会签订采购合同。”

  汪贵林等人担心的是这个。

  巴基斯坦那边的合同拖不下去了。

  “苏联人没有松口,依然不同意出口发动机,主要是他们的条件太高……”谢建国见谢凯看着自己,有些尴尬。

  他跟苏联人展开了这么长时间的谈判,又是说友谊,又是诉情怀,人家根本就不愿意卖。

  表面看是苏联人要价太高,高得离谱,实际上他们就是不想卖。

  两国外交关系正在恢复,苏联人表面功夫自然也不会不做。

  “如果真的有订单,就先签意向合同,交付期拖长……”谢凯建议着,“在巴黎的时候,再跟苏联人谈谈。”

  如果苏联解体了,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可现在距离苏联解体,还有两年时间。

  苏联刚解体的时候,国内混乱的不行,夜里晴政府会对国家经济采取休克疗法,什么都不管。即使当时下订单,要想拿到发动机,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没有苏联的存在,即使继承了大部分工业系统的大毛,国内生产速度比起巅峰时期的苏联,根本就不够看。

  很多工厂甚至都荒废了,比中国改革开放后没了订单的众多军工厂日子过得更差。

  中国至少政府会养着没有业务的工人跟家属……

  苏联倒了,政府没了……

  /co

  本书来自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