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书法与艺术(二)_大鉴定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的蔡,原就是蔡京,但因为他是奸臣,字和名便不得以流传,最后流传下来的是蔡襄。”

  “书法既是艺术,人品的好坏真有那么重要吗,梵高是个自割耳朵的疯子,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大艺术家,毕加索玩得女人多了去了,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名气和价格。”

  “再进一步讲,在华夏这样一个文以载道的国家,文人无行,似乎并不受太多谴责,反而到书法家这里,就要那么看重其行,不能无行,而要有行,怎么就单单华夏书法把做人与写字联系的这么紧,这就我们来看第三段……。”

  随着陈逸的讲述,现场众人都陷入到了陈逸所塑造的观点世界中,哪怕是木村一健和福田深司,都不免被陈逸这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论述而受到吸引。

  陈逸的讲述过程,似乎没有给人一点喘气的机会,一环接着一环,一个疑问接着一个疑问。

  第三段则是古人以人喻书,以人骨,肉,血,气,筋比喻书法的,在华夏古代书论中比比皆是,比如颜筋柳骨,最是生动形象的把颜体与柳体的风格特点描述了出来。

  在古人眼中,一个人字写得好,首先要有骨头,有骨头的字,才站得稳,就像一个人一样,骨头坏了,肯定东倒西歪,好的字,要有血有肉,这就像一个人一样,而书法如果是艺术,人与艺术挨得着吗,非要从梵高的画中,看出人的骨头和血肉出来,是不是有点恐怖。

  在这里,又有了一个疑问,古人以人喻书法,难道又是歪理十八条吗。

  接下来,陈逸开始讲述了第四个问题,如果书法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