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竹篮打水_抗日之浩然正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样是表面中立,暗中是帮助德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伊朗长期受到苏联和英国的双重压迫,因此伊朗国王想借德国之手帮助自己摆脱苏联和英国的控制,随着战争的白热化,伊朗夹在其中,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最后还成了苏联和英国的眼中钉。

  埃及在1936年就已经独立,但是作为英联邦国家也为英国出了不少力,著名的阿拉曼战役就是在埃及打的。

  叙利亚原先为法国的殖民地,后法国投降后被纳粹德国与玻利维亚控制。

  但不管以前他们认谁做大哥,在阿拉曼战役之后,除了土耳其,他们全部成为了纳粹的占领地。

  所以,蒋浩然现在进军中东,是从德国人手里夺,但一旦和谈,必然涉及到中东,以德国人当前的困境,完全有可能放弃中东甚至是整个非洲战场,从而保证欧洲的胜利果实,集中兵力继续打击苏联。

  如此一来,远征军继续向前推进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因为牵涉英米的利益,甚至都有可能被英米要求退兵,将中东交还英米控制。

  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局面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这极大地刺激了蒋浩然,他可从来不做蚀本的买卖。

  他的反应也绝对快速,就在德国轰炸、英国、米国的当天,他连续下了十几道命令。

  命令远五、远四集团军加快进攻速度,以最短的时间穿过伊朗到达伊拉克,不惜一切代价全面控制两地。

  中阿联军、中巴联军开赴中东,全面接管远征军打下的所有领地。

  海军第四舰队开进阿曼海,从远五集团军抽调五个山地师配合行动。

  先以登陆部队从利瓦、马托拉打开突破口,五个师由此上岸,对阿曼、也门、沙特阿拉伯发起全线攻击,以最快的速度击溃正面之敌。

  为他们提供后援的是,从孟都港出发的十万中缅联军,从仰光港出发的十万中暹联军,从马来半岛各大港口出发的中暹联军、中新联军、中越联军共计二十万。

  为了配合这次行动,中国海军全力以赴,连处在巴士海峡的第一舰队也被紧急抽调过来。

  蒋浩然希望在谈判结束之前,全面控制波斯湾所有沿岸国家,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至于德、米、英谈判之后,不管结果如何,英米想从他手里拿回这些领地,那就得看他们拿出什么手段来了。

  眼前纳粹在中东不可能会有强大的抵抗力量,伊朗一失,其实整个波斯湾南面国家已经没有坚守的可能,纳粹军但凡有点头脑,都会趁着伊拉克还在他们手里的时候快速撤出战场。

  所以,真正的战场其实只在伊朗与伊拉克之间,其他所有的部队都只是造势,为现在造势,也为将来造势。

  上百万大军囤积中东,将来英米即便是想动用武力,也得考虑所要付出的代价。

  就眼前的形势来说,蒋浩然不认为他们会有如此魄力。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苏联,欧洲、非洲战场以和谈结束,最危险的就是苏联,他们处在德日的钳型攻击之下,随时都有可能灭亡。

  这当然不是英米希望看到的,而拯救苏联的唯一希望就落在了中国人的身上,所以,这个时候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与中国产生正面冲突的。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