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章 武舒庙_食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章武舒庙

  痛定思痛后,文舒当下扒拉出自己所有私房钱,想多买些食材把早食生意做大。

  首先包子是必不可少的,那已经成了她的招牌而且行情还不错,只是要想多赚钱,光卖包子也是不够的,因此她左思右想一番后,最后决定在早食车上添上两个汤品“二陈汤”和“阿婆茶。”

  这两样汤品是寻常百姓家常饮的,前者对伤酒能起化解作用,即使不伤酒,每早起来喝上一盏二陈汤,也能提神养身。后者补气益脾,更适合身子弱的人吃。

  只是这样一来,她爹的护腰又要往后延了,想起这个,文舒就一阵泄气!

  连这么一件小事都办不到,她觉得自己真是太没用了!

  吃过早饭,跟她爹打了声招呼,文舒便挎着篮子出去了。

  由于今日要采买的东西很多,她也不在近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逛了,而是直奔城北最大的交易市场,武舒庙。

  武舒庙是城北交易市场的中心,坐落于城北的西面,在东大街和南大街的交界处。

  由于离城门较近,是以城郊的百姓担菜进城都喜欢在这里摆摊售卖,后来也因此吸引了好些吃食摊子和其它商铺入驻。

  如今这里大到鸡鸭鱼肉,小到菜蔬山货,应有尽有,只是离萧苍巷有些远。

  文舒急步匆匆的走了两刻钟后,才走到武舒庙,挎着蓝子走在热闹的人群中,她双眼不停的观察四周,

  做阿婆茶的原料,山核桃,熟板粟都不是难买的,只是品相好坏,晒得干不干却大有差别。

  她连看了几家都不满意,最后却在一个拐角的角落里蹲了下来。

  摊主是位农家妇人,看年纪大约在三十上下,头上包着一块灰蓝布巾,脸上神情有些凄惶,怀里还搂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那孩子两颊在寒风下冻得通红,有些无精打彩。

  ”这个怎么卖?”文舒摸了摸篮子里的山核桃,问道。

  那妇人见来了生意,脸上露出显而易见的激动神色:“五十文一斤。”见文舒没说话,又忙补了一句:“小娘子放心,核桃奴在家都晒得干干的,不压称。”

  文舒依旧没说话,手里抓过一个核桃微微一用力,核桃壳便碎开了,露出里面带着褐衣的果肉。

  确实干爽。

  她微微点头,看向篮子道:“便宜一些,这一篮子我就都要了。”

  妇人看了看她又看了看蓝子,犹豫道::“那就算姑娘四十八文吧,这里一共两斤半,一百二十文。”

  文舒皱了皱眉,讨价还价道:“还是有些贵,这样吧四十六文一斤我就买了,还有你这蓝子也得送我。”

  “这“妇人似乎很犹豫,只是看了看孩子又看看文舒,最终还是一咬牙道:”成,四十六就四十六。”

  文舒数了一百一十五文钱给妇人,提起篮子刚转身,就听得身后传来细细的说话声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