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6章 这丫头还惦记着余枝_穿书后我成了妈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桡怀里出来,走到哥哥跟前拽了拽他的袖子,小声说:“是阿奶的弟弟,该叫爷爷。”

  阿志也是一愣,嘴里那句“爷爷”却怎么也喊不出来。

  谢谦耳朵灵,阿思说得虽小声,却也听了个清清楚楚。

  见两个孩子如出一辙的抗拒神色,谢谦有些明白了。

  他心下了然,便开口道:“我是你们父亲的舅舅,却并不是你们阿奶的亲戚,同她也没有什么关系。叫我谢爷爷即可。”

  两个孩子听了,果然放下了神情中的抗拒,相互对视了一眼,乖乖喊道:“谢爷爷好。”

  林桡虽从未说过林家待他们不好,可从孩子们的态度来看,想来他们口中的“阿奶”,也不会是个慈善人。

  谢谦看着阿志稚嫩的样子,同谢家遇难时,他自己的年岁差不多大。又见他手里还牵着妹妹的手,一时间不由想到当年,胞姐拉着他东躲西藏的日子。

  阿志生的与谢家人很像,看见他,仿佛看到了幼时的自己。

  谢谦脸上带了些笑影,学着一般人家长辈见到晚辈该问的那些问题,问他:“你叫什么?如今多大了?如今在读什么书?”

  阿志老老实实一一答了。

  谢谦听他读了不少书,便随口考校了几句,男孩都对答如流,甚至还说出了不少自己的想法。

  原本不过是过场面一般问问题的谢谦,一下子也起了兴趣。

  他问道:“这些都是谁教给你的?可有拜师?”

  阿志便道:“最开始是跟着舅舅学的,后来能认全字,就自己看书了。”

  大燕的字比较复杂,就连姚殊穿过来这么久,还没有认全,更别提阿志一个小孩子,竟已经把字都认完了。

  况且单单认识了字,离自己读书还差得远。

  这种情况下,有个领进门的老师便是非常有必要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年代,大多数科考中举之人都是从书院里出来了,书院中掌握着最多的资源,更有学识渊博的大儒教导,读书之路自然比寻常寒门弟子畅通些。

  谢谦便又问了阿志几个简单的问题,见他理解没有什么偏差,不由赞道:“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他又问林桡:“如今阿志年纪也不小了,可有考虑给他找个老师?”

  林桡摇头:“青桐镇没有寻到学识、品行俱佳的老师。”

  在这个时代,拜师是十分严肃重要的事。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可以为弟子提供更多的人脉资源。若是走科举之路,一个良师必不可少。

  却听阿志道:“如今我年纪还不到,等大些了,可以去靖阳书院。”

  谢谦皱起了眉:“靖阳书院在苏州,为何要跑那么远?”

  男孩却一板一眼地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跟读书是一样的。”

  这话倒是说在了谢谦的心坎里。

  谢家世代书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