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八章 苏芬战争(7)_穿越成皇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姗姗来迟的I-153、I-16遭遇的是20架BF-109F战斗机。

  “是德国人的BF-109!!”

  “德国人也参战了?!”

  “该死!不是说芬兰人只有福克战斗机吗!”

  “是西班牙人!”

  几个眼尖的苏联飞行员注意到那些BF-109F战斗机机身上印着西班牙国徽。要知道西班牙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可并不和睦,这些年西班牙政府一直谴责苏联私吞了西班牙内战时期运到苏联的560吨黄金。而苏联呢,连黄金的影子都没看见,怎么可能承认。

  就这样两国之间的火药气息一直很浓,就差直接宣战了。

  没想到现在西班牙竟然公然帮助芬兰。

  双方的战斗机早在西班牙内战时就已经交过手,当时I-15,I-16被打的落花流水,虽然经过了升级改进,可BF-109也没有原地踏步,同样从当初的BF-109B升级到了BF-109F;性能上依旧碾压如今的I-153,I-16/24型。

  很快,双方战斗机就纠缠在一起,四处乱窜,你咬我的尾,我要s机动摆脱,拉升,俯冲,大转弯……

  不时有飞机冒着浓烟,从天空之中栽落下来;有I-15,I-16,也有BF-总的来说,苏军被击落的飞机要多一些,毕竟BF-109F的性能更加出众,飞行员的实战经验丰富得多。

  看着一架架苏联飞机拖着浓烟撞向地面,曼纳海姆防线的芬兰士兵们发出阵阵欢呼声。

  曼纳海姆防线,是二战中欧洲四大防线之一。

  31年,曼纳海姆出任芬兰国防委员会主席后,加紧构筑横贯整个卡累利阿地峡的防线,到39年基本建成。

  整个防线包括保障地带、主要防御地带、第二防御地带,在维普里(维堡)方向还构筑有后方防御地带。保障地带自原来的芬苏国境线至主要防御地带前沿,纵深25~65千米,构筑有野战前进阵地和大量障碍物(石桩砦、树干鹿砦、防坦克壕、崖壁、铁丝网、地雷场等),并作梯次配置,构成大纵深的障碍地幅,因而增强了芬军防御的弹性。

  主要防御地带自穆里拉至泰帕莱,蜿蜒曲折,全长135千米,防线最大纵深95千米,由25个抵抗枢纽部组成,分为两段:14个抵抗枢纽部掩护维普里方向,11个抵抗枢纽部掩护凯克斯霍尔姆方向,

  以维普里方向上的工事构筑最强。每个抵抗枢纽部的正面为~4千米,纵深~2千米,均以少量钢筋混凝土永备射击工事为骨干,与野战射击工事和障碍物相结合,构成环形防御体系。常驻守备队的兵力为1个连到1个营,其任务是封锁主要道路和湖间隘路。最强的永备射击工事能抗203毫米炮弹直接命中,部分野战射击工事能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