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八章 北非战役(6)_穿越成皇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韦维尔上将深知硬刚德军装甲部队纯粹就是找死,打算用巷战将德军消灭或是重创在开罗城中。

  毕竟巷战对于防守一方来说是有利的。守方熟悉地形,以暗攻明,处于防中有攻的主动地位,而攻方的坦克、装甲车辆在狭窄道路下无法展开,极易被守方的反坦克兵器接近并击毁。在攻守双方短兵相接的空间里,重型火炮和空中支援对己方部队的作战己难以起到支援。同时城市内废墟、楼房、众多管道,为守方创造了相当好的防御条件。

  在韦维尔上将的指挥下,守城军队积极的投入到了巷战准备之中,安置街垒,在屋顶上堆垒沙袋,到处都建立起防御阵地。

  为了对付德军的装甲部队,韦维尔上将还命人赶制燃烧弹。说好听点是燃烧弹,不过是土制的燃烧瓶而已,往瓶子里灌上汽油或高浓度烈酒,塞块布条,就做出了再简单不过的燃烧瓶。

  这玩意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内战中,原时空的苏芬战争里芬兰士兵将其发扬光大,还起了个“莫洛托夫鸡尾酒”的名字,狠狠痛击了苏军。这时空因为德国向芬兰支援各种反坦克武器,芬兰士兵也没用上这种燃烧瓶。毕竟只有在没有其他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燃烧瓶才成为没有办法的近身反坦克武器。

  它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丢向坦克引擎盖区域便可。对于二战大部分仍使用汽油机的坦克,一旦燃烧的液体流入引擎室,遇到油管滴漏,肯定是发动机起火跑不了。大部分缺乏引擎室自动灭火装置的坦克,一旦引擎起火,对于乘员组无疑是个需要在枪林弹火中探出身子,拿着灭火器灭火的送命差事。(二战中也有少数坦克装备了灭火系统,比如虎式坦克,在发动机隔舱里装有一个自动灭火系统,双金属自动调温器装置在120摄氏度时启动检测,触发二氧化碳灭火。)

  其次,因为燃烧瓶中的液态燃料燃烧温度并不高(可以添加镁粉或者铝热剂增加燃烧温度),但容易产生大量不充分燃烧的黑烟,大部分在引擎盖吸气的引擎将会因烟雾或油料进入燃烧室,或堵塞滤清系统而缺氧停工。

  这些失去机动力的坦克,只要不是在《狂怒》的片场,都意味着离被摧毁不远。

  经过日夜不停的赶制,开罗城内囤积的燃烧瓶的数量达到守城士兵人手一只。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种威力强大的秘密武器:74号反坦克手榴弹,俗称“黏性炸弹”。

  由于坦克在战斗时往往在高速运动,很难将手榴弹扔到坦克上。而碰炸引信又过于危险,因此英军的设计人员突发奇想:如果在手榴弹上涂满强力胶,不就能把手榴弹粘在坦克上引爆了吗?

  在这种奇特的脑洞下74号反坦克手榴弹被研发出来,它属于有柄手榴弹,战斗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