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四十九章 德苏战争(63)_穿越成皇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猛烈而密集的炮击整整持续了三天,斯摩棱斯克郊区防线被炮火蹂躏的像是百孔千疮的破布一样。阵地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弹坑,苏军修建的战壕、机枪火力点、反坦克炮发射阵地等防御工事在炮火中纷纷摧毁;不少防炮洞中弹塌陷,埋葬了不少苏军士兵。其中大部分都是平民武装起来的“守卫军”,这些誓要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们连敌人长什么样都没看到,便长眠于地下。

  可即便郊区防线这般摧毁殆尽,德军地面部队也没有进攻的打算,猛烈的炮火继续向前延伸,开始轰击市区。

  一个炮兵阵地上,12门大口径重炮正在开火。

  只穿着背心的炮兵们借用简单的杠杆机械把炮弹装填好,炮手闭合起炮闩,随着炮长下达的开火命令,“轰!”重炮发出一声震天的怒吼。

  大口径重炮发射时的噪音可以达到可怕的180分贝。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190分贝的声音就能致人死亡!

  在过去条件比较艰苦的时候,没有防护措施也得开炮,炮手们只能通过张大嘴来抵消声音对鼓膜的压力。但有个缺点就是,张着嘴肯定是会弄的满嘴土,因为开炮时的气浪会把地上的土全部卷起来,打几轮炮恐怕吃土都要吃饱了。

  后来出现了各种听力防护装备,但是时间长了也不能说绝对没有影响。一些退伍炮兵会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问题,还有个别会有耳鸣和听力下降的现象。而且这种防护装备,例如耳塞之类的东西会影响炮班接受射击口令,有点麻烦。

  好在雅尼克捣鼓出了后世专用的防震耳塞,这是一种相当简便的橡胶产品,火炮击发时,耳塞底部的胶缘受到强大的声波冲击后外张,就把耳道自然封闭了,从而保证了耳蜗和耳膜不受强烈声波冲击。当强声波消失后,胶缘自动回缩,耳道出现空隙,不会影响与旁人说话交流。

  沉闷的爆炸声中,炮口瞬间喷出一团橘红色火焰,转眼就变成刺鼻的白烟,迅速向周围弥漫,最后把整个炮位都笼罩在其中。

  守在大炮旁边的炮手们没时间去管炮弹有没有命中目标,炮声一响他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推开炮闩,退出炮弹壳,然后迅速清理炮膛中还没有烧尽的残留物。一颗装好引信的炮弹被两个炮手搬过来,小心推进炮膛,关闭炮闩,再次做好射击准备。

  不远处,另一门重炮也跟着喷出了一股浓烟。虽然这些重炮的射速慢,但是威力却相当强悍,一枚炮弹砸下去能轻松摧毁一栋大楼。

  伴随着地面部队的炮击,德国空军也出动了。密密麻麻的蚊式轰炸机,容克斯Ju-88,HE-177,ME264成群结队的飞向斯摩棱斯克。

  其中容克斯Ju-88是不久前才开始量产的中型双发轰炸机。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