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八章 交州之行(三十三)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骑兵必须要有极优良的装备,要身披皮甲乃至铁甲,手中拿的要是精钢打制的长槊与环首刀。这一些列的要求,对于当时极低下的钢铁产量来说无疑是个笑话。中原连年战乱,大家连饭都吃不饱好不好?

  因此,在三国后期要曹魏花大功夫、大价钱去养在主要战场基本都用不上的骑兵,这首先在经济上无疑是不成立的嘛!说到这里,有人便会反驳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虎豹骑怎么说?

  虎豹骑在《三国演义》种并未提及,在《三国志》中倒是有所记载,可见这支部队大概是确实存在的。《三国志·魏书》写道:“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意思是说,曹纯所督领的虎豹骑,每个人都是天下间极为骁勇善战之士,可能是从百人将中选拔补充的。

  可以看出,曹操对这支骑兵部队是极为看重的,实际上这支部队也曾立下了赫赫战功。只是若从侧面分析一下,曹操为何如此看重这支部队呢?若从经济合理性上考虑,因为养骑兵花费太高嘛!无论是购买战马,还是打制装备,又或者是日常的粮草花费,都迫使曹操不得不走一条精兵路线,数量太多也养不起啊!因此,他会挑选在别的部队都可以做将军的军官来到这支部队做小兵,而且这支部队的首领一直以来只能是曹家或是夏侯家的人担任。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支虎豹骑存在的时间极为有限,怕不会超过二十年。

  因此,北方的曹魏在三国后期并不注重发展骑兵,而南方的蜀汉与孙吴则是连战马都极难弄到,因此可以说此时的中国基本上已经进入骑兵力量的衰弱期。再经过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统一战争,原本存留着对战骑兵经验的老兵都相继凋零,因此在面对装备了马镫,战术手段更加丰富,战斗力更为强大的北方骑马民族骑兵的时候,中国的汉民族一时间竟想不出应对的手段。

  在郭斌想来,或许这也是历史上所以能形成五胡乱华这一乱象的重要原因吧?

  一直代表着东方先进文化和科技成果发展方向的汉民族,因为过分执着于内部的斗争,竟然败在了一个小小的马镫之下,使得整个民族都面临着传承断绝的危险,这不得不说是一场极具讽刺性的大戏。而作为这场大戏主角的所谓汉末“人杰”们,正是将汉民族一步步推向种族灭绝边缘的刽子手。

  在郭斌看来,什么尔虞我诈,什么英雄豪气,什么良禽择木而栖,都是一群野心家们在瞎扯淡。而人民生活的富足,民族的存续兴亡,才是此时最应该考虑的问题。郭斌从未觉得自己是救世主,他也从不是什么患了圣母病的烂好人,他只是觉得:既然重生了一场,若是不能改变五胡乱华这段惨酷的黑暗历史,那实在是失败至极,也是无能至极的。

  因此,他既要用马镫,又要藏着这马镫的秘密。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