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 看画_解锁茶文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于一种“假性的安静”中,这个安静是表面,本身不是安静而是被生存压倒的,无力,瘫软,好似一个失去弹力的松紧带。失去弹力的松紧带,只要松,只会松懈在那里。

  今天的安静时看画生产的安静,这是带有自然的沉静力量的安静。。

  愉快的脸发出声音:“这是俄罗斯白银画派的画家。。。塞尔盖的作品,本月展出售卖。”

  此人一边介绍信息,一边观察袁晨的反应。

  “这位画家以前是建筑师,后来转为粉彩画家。”袁晨说。

  愉快脸:“是的,他说建筑师不自由,需要用脑工作,而画家是用心工作。”

  讲话的同时,他递上一张名片,名片上的名字袁晨知道,是一位美术界的评论员,他的评论经常引起业内的骚动,支持和反对者会进入对攻模式。通常他写文章,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

  袁晨订阅《美术论坛》杂志,通过翻阅杂志给自己减压。这位作者经常发表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优越感。假如一个失意者看到这么“刻意的愉快”文字,有时会产生反感心理。

  袁晨还是决定躲避此人。不想让他成为自己和画作之间的第三者。不理会他,继续看画。

  愉快脸继续说:“这幅画有点闷,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了。要动起来,要有创造力,要突破。现阶段这种画很难出手了,人们喜欢色调明快的,有人物的,有大色块,引人注目的,尺寸最好也大一些。大多是买来画,是作为礼品送人的。”

  送礼就要“讨彩头”,太闷的画不适合。我们干这行的,也要满足客户需求。

  他的话语,更像卖画的,而不是以专业分析画作。画室也有生存,也要卖画才行。很显然他把袁晨视为潜在客户了。

  “您说的有道理。”袁晨出于礼貌,回复他。

  一旦遇到务实的思路,考虑物质利益的思路的时候,只好表示认同。以免被别人指责为迂腐、不识时务。这是袁晨在典当行工作期间,了解到价格不菲的抵押品的来历,和那背后隐藏的悲欢离合之后,总结出来的。

  袁晨想回到看画的状态,突然发现自己的问题:刚才我为什么要回避他,因为他打搅了我的安静吗?是的,我好不容易抓到的一个安静,而不是我自己被打倒后躺倒式的安静,这个偶然获得的状态,我当然要维持住。

  但是没有一点对他的反感吗,他的愉快在我心里面变成了一种讽刺,被视为洋洋自得,那是获得利益者的得意洋洋。

  他打击了我心情。他不是有意为之,可我的心情不会因此原谅他的冒犯。

  袁晨尝试着收住思考,继续看画。但是思绪停不住。

  静态的风景画能够安慰人的心灵,可是,可是,惊奇的事情发生了,旁人的几句话就直接可以把我拉回现实。我们现代人很难感觉到,作为大背景的自然状态的存在。市场化的现实思维,构建了我们的思路结构,人们很容易的进入其中。

  “愉快脸”随便的、不经意中说的话都会很容易的进入袁晨思路里面,也是很容易的赶走刚刚通过画作产生的真实的、安静的状态。

  有些人遭到生活的捆绑之后,难以挣脱,就自己化解,自己营造一种快乐和其乐融融去掩盖自己被捆绑的状态,而且这个掩盖办法效果是不错的,因为其可以骗过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认为“我很高兴”。这种状态往往是通过空泛的、不确定的语言来营造的。

  想的太多了,袁晨急忙逃出画室,前台小姐误以为出了什么事情,放下画册,跑到展厅去检查检查。一切布置照旧,她才放心的回前厅。

  袁晨已经骑上自行车,用最大的力气蹬车,几分钟后,满头是汗,气喘吁吁,两腿乏力,头脑也放空了。

  累了,他下车,坐在湖边草地上,看着太阳在水面上的倒影。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