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安排_我的网恋对象是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拍《女王的棋局》是拍女王的棋局,不过怎么拍,是一个大问题。

  张昀一边写一边改,哪怕很熟悉原作,却也进度缓慢。

  需要改的东西太多,原作里有太多不符合华夏国情的设定了。

  比如年代背景,原作中的背景设置在50年代的美利坚。那个时候,美利坚当然非常现代化非常潮流了,但那个时候的华夏,大家的衣食住行还成问题呢,哪有时间关心棋牌娱乐。

  所以,这个得改。

  再比如令女主上瘾的孤儿院里的药丸。那玩意儿是孤儿院为了安抚心灵受到冲击的孩子而准备的镇静药物,后来也被政府禁止了。而华夏根本没这玩意,所以这个也得改。

  至于什么领养家庭的矛盾,女主坐着飞机在全世界各地参加比赛,这些都得改。

  最最关键的,也是最需要改的,就是女主下的棋。

  不能是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这东西,国内没多少人玩,就像当初张昀提出这个创意,陈琦说的那样,写国际象棋的剧本,绝对只有扑街一个结果。

  ——已经有不怕死的同行试过了,死得挺惨的。

  这一切都要改,张昀想要将《女王的棋局》搬到华夏来,除了剧情的大致结构,基本上都要重新考虑一遍。

  而目前来说,他大致找到了比较合适的更改方式。

  不是架空,因为架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糊弄过去的。

  编剧在写一个架空剧本时,他知道这是架空的,但读者会自然而然代入某一个时间地点作为背景。而华夏的剧本,观众只会将其代入华夏这个背景。

  在华夏这个世界观下,孤儿院里有镇静剂?

  肯定会有观众发出疑问。

  所以张昀犹豫再三,决定将这一段剧情改成,因为父母车祸导致女主精神不稳定,在医生建议下孤儿院为女主开了镇静性药物。在服用一段时间后,虽然女主的精神稳定了下来,但她却也对这种药物产生了依赖。

  这样的话,虽然会导致某位黑皮女性戏份少上不少,但也还不错。

  关于时代背景,张昀将其更改为华夏的八十年代中期。

  女主童年时期在护工的带领下开始学棋,进步神速。而等她真正成年,有资格去参加比赛时,已经是九十年代初。那个时候,华夏开始了发展,正符合华夏的国情。

  其他的一些问题,张昀修修改改,差不多也已经弄好了。

  而最关键的,女主到底要下什么棋,张昀却前后考虑了许久,方才决定将其定为“围棋”。

  这种考虑不是无的放矢,张昀是真的考虑了好几天,才下了最终决定。

  他之前一直都觉得“象棋”更适合。

  毕竟,围棋这东西,比国际象棋普及,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的。

  这玩意儿得学上几个月,才能有点儿围棋棋手的样子,不像象棋,只要懂得基本规则,是个人都能玩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