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边关战事_重生之公主在后宫逆袭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遍:“皇上,边关急报来了。”

  “宣。”龙帐里传来明宗阴沉的声音。

  这次明宗醒了。

  好不容易躺下又被人吵醒的滋味着实难受,要不是今晚送的是边关的急报,明宗定要把这人还有康瑾的脑袋都给砍了。

  传令官跟着康瑾快步走进了行宫里的御书房,他全身湿透,身上还有刚刚融化的雪。见到明宗后低头往地上一跪,就双手举起,将边关的急报递了上去。

  康瑾忙上前将急报从传令官手中拿起,呈到阴沉着脸的明宗书案上。

  明宗打开军报,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辽国十万大军兵临雁门关,雁门关守将孙书铭亲书急件,请朝廷增兵雁门关。

  康瑾看着明宗越来越阴沉的脸色,心里琢磨着这军报到底说的什么让皇上这么动怒。

  “你从雁门关回来的?”明宗放下军报后,问传令官。

  “回禀皇上,是。”传令官从雁门关骑马出发,日夜兼程,中途换了六匹马,走了整整十一天才赶到京城。

  明宗大致估略了下从雁门关赶到京城的路程,问:“你走的时候,雁门关战事如何。”

  “启禀皇上,孙将军坚守不出,只等朝廷的援军到达雁门关后再出关迎敌。”传令官回道。

  明宗嗯了一声。雁门关是大夏西北方向的最后一道防线,易守难攻,在援兵没到之前,孙书铭闭关不出是对的。盛京败了后,端州一度也被占领,后被潘进贵收回,双方胶着打了将近半年了,辽国怎么突然掉转头就去打最难打的雁门关。而且,这军报上还说,燕国边城也在调兵遣将,这是何意?难道燕国想和辽国合起来打他夏国不成。

  看来,夏燕两国的和亲还是要早些提上议程了。

  “你即刻返回雁门关,告诉孙书铭,朝廷的援军随后便到,让他再坚持数日。记住,雁门关决不能败!”

  传令官领了旨后便退了出去。

  明宗又命康瑾道:“去传曹行知、秦展、潘进贵,和兵部,户部的人,还有在京的几个将军也都给朕叫来。”

  康瑾领了旨,退出御书房后,便一路小跑着出宫传旨去了。

  明宗在心里盘了几遍在京的将军名册。派兵去雁门关,九大营的兵自是不可动,只能从各州府调兵了。但京畿一代的将军得去几位,明宗权衡着派将的得失,再三斟酌后,在心里有了大概的估量。

  半个时辰之后,除去还在京城值守和驻扎的几个将军外,其余在京的几位将军包括潘进贵在内,还有右相曹行知、左相秦展,以及兵部、户部的两位尚书都到了。

  几人一起站在行宫中的御书房中,在传阅了孙书铭的亲书的军报后,都看向了明宗,等候明宗的发话。

  “兵部调兵,户部调钱粮军需。”明宗开口道,又继续做出其他的军事安排。这次潘进贵被明宗任命为兵马大元帅,又报了几个在京将军的名字,命几人即刻离京前往霸州,各州府抽调的兵将一律到霸州集合。

  潘进贵领命带着几名武将退出了御书房。接下来的大军抽调是皇上与几名文臣要商讨的事了。他要做的就是立即准备行囊,与随他出征的各将军都做好离京准备。

  户部尚书江朗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怎么又要钱要粮了,今年适逢江南水灾、西北大旱,粮食的收成本就不到往年的一半,还打仗打到现在,早就入不敷出了。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