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9章 扬州治理,贤臣典范_大隋天帝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杜如晦在白天受了朝廷官印,拜了正四品的扬州令,此事在杜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虽然这扬州令的官衔相比虞世南身兼两部尚书、位比宰相的权势滔天要渺小的多,但若联系到杜如晦今年只有二十岁,便可知他实乃简在帝心,前途不可限量。

  故而杜家上下,包括那些旁支亲族都纷纷送来贺礼,使杜果这位老尚书大感宽慰。想他杜氏一门五代为官,曾有三人做到尚书之位,本来这一代杜家长子杜咤资质平平,一看就知只有三品左右的官运。

  却没想到这杜咤也有福气,竟然生了个如此聪慧的儿子,年仅二十便出任了实权四品扬州令之职,更是在吏部挂了个给事中的枢要位置。凭借老尚书“三三三”杜果的提携,日后少说也能做到吏部侍郎,前途一片光明啊。

  不过杜如晦却没有心情为自己庆祝,但很清楚杨广不顾官场规矩强行提拔自己,就是想要革除荒政,奋勇进发。他须得拿出真正的强国安邦之策才行,否则让皇帝失望,他这官路也就算做到头了。

  夜已至深,杜如晦仍秉烛熬战,伏在案前书写不停。虽然他对自己能够出任扬州令一职早有预料,并且也早就做好了妥善的治理定策,但事到临头,却总觉得不够完美。尤其是明日就要面呈君上,更让他感觉压力排山倒海般袭来。

  但与此同时,杜如晦心底也冒出了更大的野望。匡扶明君,挽社稷于倾颓之间,这可算是一个文臣的毕生追求了。若是他能度过眼下的难关,他日大隋中兴之日,他也必将成为青史留名的文臣典范。

  “士为知己者死!”

  杜如晦脑海里浮出杨广那双对他充满期待的眼神,更觉自己毫无退路,唯有与大隋共存亡,与陛下共存亡。

  鸡鸣起舞,早朝过后,杜如晦便带着自己整理了一夜的奏疏忐忑的往正阳殿而去。

  “微臣杜如晦,参见陛下。”

  “免礼吧。”

  “谢陛下。”

  杜如晦站起身,当双手展开手中奏疏时,神色已恢复了平静。

  高台上,杨广眼中闪过一抹赞誉。

  只听杜如晦缓声道:“扬州治理,首重江都,江都为扬州之中心,江都治理成功,便可照搬原理快速向周围郡县覆盖,地方郡县主官也有法可依,则事半功倍。而江都治理,当从四点入手,分别是治安、商贸、流民、赋税。”

  杨广点头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江都繁花似锦,也最是错综复杂,若能治理明白,则可为天下效法,不知杜爱卿可有具体方略了?”

  杜如晦眼神平淡如水,从容道:“四点之中,当以治安为先。江都因是京畿重地,又有漕运之便,每日来往游人多如繁星,向来是鱼蛇混杂,小偷小摸之类的更是数不胜数,常令来往行商和当地居民头疼不已。若不从严

  请收藏:https://m.yssj.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